在新能源产业蓬勃发展的浪潮中,苏州这座古城积极抢抓机遇,以创新和绿色发展的理念,在分布式光伏产业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分布式光伏发电,作为一种在用户场地附近建设,运行方式以用户侧自发自用、多余电量上网,并在配电系统平衡调节为特征的光伏发电设施,成为了苏州能源绿色转型的新突破口。
苏州地处江南水乡,土地资源相对稀缺,这为光伏发电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挑战。然而,苏州凭借其深厚的工业基础和丰富的科技资源,积极推动分布式光伏发电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使得光伏发电在苏州得到了迅速发展。
苏州工业园区第二污水处理厂5.72MW分布式光伏电站项目并网发电,这是苏州规模**的“光伏+污水处理”项目,在江苏省同类项目中位居前列。该项目利用厂区约4.4万平方米反应水池上空及建筑屋顶,铺设550Wp高效单晶硅光伏组件10400块,预计年均发电量约581万千瓦时,基本实现就地全部消纳。
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1743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3486吨。污水处理厂水池跨径大、管线多、障碍物高,一直是光伏行业的建设难题。经过周密调研、科学创新,采用“钢结构+预应力钢索”的新型支架形式,以模块化架空安装有效解决了技术与成本的兼容,保障电站稳定、可靠运营,同时不占用土地资源,不影响污水处理,并兼顾绿化植物生长,实现空间资源利用**化。
苏州分布式光伏并网总容量达481.9万千瓦,居全省**。今年上半年苏州全市新增分布式光伏并网容量82.91万千瓦,同比增长53.1%。
还有昆山高新区的企业屋顶上的一排排太阳能光伏发电板在太阳下熠熠生辉,太阳能实时转化为电能并入电网供企业使用。这些项目的成功实施,为苏州光伏发电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光伏+污水厂”模式,通过资源的二次开发,将城市污水处理与光伏发电系统进行结合,实现了环保产业融合与资源利用**化。投入使用后,不仅带来了可观的发电量和节能减排效果,还对污水处理厂的运营产生了积极影响。
例如,铺设的光伏板可以遮挡部分池面,有效抑制池内水体藻类生长,减少人工清理频次。这种创新模式,不仅提高了污水处理效率,还降低了运营成本,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
苏州的光伏发电项目在促进能源转型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项目不仅为苏州提供了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减少了对传统能源的依赖,还推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创造了就业机会,提升了苏州在新能源领域的地位和竞争力。
据统计,苏州光伏发电产业已带动相关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超过1000家,直接就业人数超过5万人。这些数据充分说明了苏州光伏发电产业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政策的持续支持,苏州在光伏发电领域有望取得更多的突破和成就。未来,可能会有更多创新的应用场景和解决方案出现,进一步推动苏州的能源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例如,苏州正在积极探索“光伏+农业”、“光伏+渔业”等新模式,将光伏发电与农业、渔业等产业相结合,实现产业融合发展。同时,苏州还将加大光伏发电技术的研发投入,提高光伏发电的效率和可靠性,为苏州的能源转型提供更加坚实的支撑。
总之,苏州光伏发电的发展与成就,不仅为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也为全球能源绿色转型贡献了苏州智慧。在未来的发展中,苏州将继续秉持绿色发展理念,推动光伏发电产业迈向更高水平,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力量。